用什么药能治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17/5631700.html 白天,看一列列动车驰骋在铁轨上,串联起无数归家的期盼。晚上,在外奔波了一天的一列列动车“回家”了,每一位技术人员都会拿出自己的“法宝”,帮助动车“瞧病”探伤。例如,前段时间的高温天气或是暴雨天气,奔波中的动车难免也会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只要动车有什么“病患”,师傅们一眼就能瞧得出,并拿出不同的诊疗方案。 他们一步一步看,一尺一尺量,保证车体质量完全达到标准,他们挑灯夜战,细节到每一个螺栓,每一个扣件,保证一个都不差......这一群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动车医生”。近日,记者走进兰州车辆段兰州西动车所,走进这群人,看他们如何为动车“望闻问切”。 地勤机械师在检查受电弓 “上天入地”与“望闻问切” 夜幕降临,兰州西动车所的检修库内灯火通明。晚上8点开始,一列列动车缓缓驶入库里,停在检修道上。 三层结构的检修平台,下为地沟、地面,用于检测动车底部、车侧各部件;中为悬空平台,用于停靠车体,方便机械师出入检修车内;上为“钢桥”,用于检测动车顶部。 在检修、保养动车组塞拉门 技术人员们头戴安全帽,手拿摄像手电、对讲机等工具,秩序井然的忙碌在工作岗位中。他们身着工装,有的“上天”,登车顶检查试验受电弓等高压器件性能;有的“入地”,钻地沟测试核查制动闸片等部件状态,有的“入室”,进车内巡视查看座椅、窗帘、空调等服务设施质量,用了两个小时左右的功夫,把一趟列车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对每一组动车组的“健康”情况进行精心“诊断”。 动车虽然可靠性很高,但检修的要求非常精细。“别说不能有一颗螺丝钉松动,就连螺丝的防松铁丝都要确保完好无损,只有这样才能让每趟列车安全行驶。”兰州车辆段兰西动车所一级修乙班作业人员杨亚峰很是认真。前不久,他在进行CRHB-动车组一级修作业时,发现01车1轴齿轮箱迷宫密封圈窜出,立即报告工长、值班所长,联系厂家共同确认齿轮箱存在安全隐患,扣车更换轮对。 探伤组人员在安装轴端盖 在与多名技术人员交流时,记者发现,很多问题是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例如,每个螺丝一角和底板之间都有一条对应的线,名为“防松线”。如果这根线偏了,就说明螺丝松了。但如果螺丝拧得太紧,承受力过大,很容易绷断。而有些问题则是用耳朵和鼻子察觉出来的。例如,废排风机有异音或是烧糊的味道,说明就已经出问题了。因为在正常情况下,风机的声音是很平稳的,也不会有烧糊的味道。再例如,像车轮踏面的硌伤,技术人员也能摸得出来。 一般情况下,每个工作日的晚上,一级修检修18至20组动车组、至辆动车,而适逢暑运时节,或是春运期间,则需检修22至25组动车组、至辆动车。 更换客室空调滤网后恢复顶板作业 “二级修平常是一天检修3组车,暑运或春运期间临时根据检修计划会在晚上安排。”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没有加班到几点的说法,几点干完几点算。”前一段时间,甘肃境内普降暴雨,多路段积水严重,部分动车出现晚点。但是,兰州西动车所内负责一级修的技术机械师们要等到最后一班列车入库检修完毕,才能回家。 特别是到了暑运期间,在高温的炙烤下,检修库内闷热得很。当兰州室外气温高达35℃左右时,车顶的温度能高达40-50℃。检查列车底部的时候得钻进去,下面空间狭小,空气也不流通。断电检查车厢内部时,车厢内更是一股股热浪。而这,就是动车检修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 “日常体检”与“生病手术” 近年来,中国高铁飞速发展,动车维护已经不是简单的修理。和汽车不时需要进入4S店保养一样,动车组列车也要定期进行检修。每运行48个小时后就要进行一次“全身体检”,如果“生病”了还要做“手术”......当动车驶入检修库的那一刻,各位负责检修的技术人员就进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动车组有着成百上千个电器元件及上万条电路,需逐一对其进行查验并消除隐患。而这一“体检”与医患之间的“望闻问切”如出一辙,从事这块工作的工程师被亲切地冠以“动车医生”。 隶属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车辆段的兰州西动车所,主要承担着徐兰高速、兰新客专及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动车组运用检修任务。兰州局段内的46组动车组在这里进行最为细致严格的检修与保养。据悉,兰州西动车所现有“动车医生”人,共有12个检修班组,分为一级修、二级修、轮轴组。 地勤机械师在检查转向架 所谓一级修,就是动车组“医生”每48小时对动车组的做的一次全面体检,主要对动车组的车顶、车下、车内、车侧以及司机室的状态检查,比如乘坐的车内座椅、喝水的电茶炉等设施,还有乘客看不到的车顶的受电弓、车下的转向架等供电、走行设施。同时还要为动车组的空调、照明、牵引、制动做功能试验。二级修则是动车组“医生”按照走行公里数对动车组转向架、受电弓等部件的会诊,用专业仪器对其内在构造进行检查,更换一些磨损件。以及对动车组进行保养、维护。 此外,配备随车机械师在车组运行途中每2小时巡检一次,通过“听、看、闻、巡、联”对动车组的状态进行检查,听动车组牵引电机有木有异音、看动车组受电弓、仪表等状态是否良好、闻有木有燃轴等异味、巡车内厕所等状态是否良好、联控司机乘务员进行各种状态确认,对动车组运行途中各类突发故障进行应急处置。 当然,还有精良的诊断工程师,负责预防和根治动车组“疾病”。当动车组出现故障,诊断工程师会在动车组进入检查库后对故障进行深入判断。首先通过下载中央控制单元(MPU)数据进行数据分析(MPU和CCU数据相当于飞机黑匣子内的数据,记录动车组运行状态及非正常信息),对故障进行初步判断。比如发现动车组MPU数据报出牵引系统电机不工作后,诊断工程师会分析牵引控制单元(TCU)的数据,结合电路图对故障点进行排摸,直至查找出故障原因。 每列动车都建立了“医疗档案” 诊断工程师“会诊”辅助变流器故障 在每个“动车医生”的心中,都认定着一个方向,那便是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就像医生得对病人负责一个道理。”兰州西动车所轮轴组探伤工王明莲对于自己的工作是这样理解的。 空心轴超声波探伤对探伤工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有丰富的经验,42岁的王明莲就是一名老师傅,业务已是烂熟于心。一次,在对CRH5G-动车组空心轴探伤作业时,他发现4车2轴车轴内部异常反射,鉴定后确认该车轴存在安全隐患。第二日便进行了复探,换机手动抓伤复探对比后确认此该车轴材质缺陷已超标。随后立即换轮后做返厂处理。王明莲的职业敏锐与究其根源,防止了动车组运行途中发生燃、切轴至脱线危及高铁和旅客安全的事故。王明莲说,空心轴在动力传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经常对其检测,以保证列车行驶安全。 为确保高铁动车的绝对安全,兰西动车所还为每个动车建立了“医疗档案”。“‘医疗档案’是指每组动车组都有检修记录,从出厂到配属给我们单位就有记录,它的运行公里数、哪天做的一级修、哪天哪个部件做的二级修、哪个人做的都会有记录。”兰西动车所团支部书记陈子佩告诉记者。档案实行一车一档,对动车组的检修情况、运行状态进行追踪。 “我们平时干活一边干一边用摄像手电记录干活的过程,干完活把视频下载下来。备专人分析、以后有问题了备查。”陈子佩说道。 相关链接:一列高铁动车如何完成一套查体过程?第一步,“挂号”。当动车组列车结束一天的运营后,停靠在兰西动车所存车线的动车组在调度人员的安排下进行排队预约。兰西动车所有25条存车线供高铁动车们排队等候,但只有6条股道12列位供动车看病。第二步,“消毒”。进库前每辆动车要“洗澡”,这也是动车组回到动车所后第一道工序,动车所有一套全自动洗涤机,消毒清洗全程大约需要25分钟。动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缓缓驶入洗车库(洗车库内时速不超3公里),操作员按下全自动洗车设备开关,出水口喷出动车专用洗车溶液,轨道旁的巨型毛刷依次启动为车身“搓澡”。洗完后驶向运用所接受下一步检修。第三步,“查看病例”。每列动车都有专属的健康档案,每次检修前,检修人员都会翻看档案中的病历,查看这列动车在运行中有哪些毛病,重点对这些毛病进行检修、保养。第四步,“门诊”。动车组检修的项目十分繁杂,从车厢内部的客服设施,到车外侧的车门,到车顶部的牵引供电设施和信号接受设施,再到车底部的大量设备,都属于检修范围。第五步,“B超”。这指的是空心轴、轮辐轮辋探伤。动车组每运行约20万km左右,就必须对轮对进行一次专项超声探伤检测。第六步,“专科诊治”。动车“医生”各有分工,一级修每个是按照作业组来分的,检查的人员分为1至5号位,1、2号位负责车顶、3、4号位负责车底和车侧,5号位负责车内。第七步,“专家会诊”。车门故障、车灯不亮、电茶炉损坏等小毛病可立即修复,若是查出“大病”,动车就要“住院”治疗;如碰到“疑难杂症”,还要请专家联合会诊。 文图/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王思璇通讯员陈子佩 编辑/蒋学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4610.html |